杜甫《咏怀古迹·其五》阅读答案及赏析_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原文译文赏析
2024-11-03 19:35:20未知 作者:深度范文
杜甫《咏怀古迹·其五》阅读答案及赏析
在各领域中,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,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。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《咏怀古迹·其五》阅读答案及赏析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诸葛大名垂宇宙,宗臣遣像肃清高。
三分割据纡筹策①,万古云霄一羽毛。
伯仲之间见伊吕,指挥若定失萧曹。
运移汉祚②终难复,志决身歼军务劳。
【注】①纡筹策: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。②祚:帝位。
「1」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解的一项「」
A.全诗以议论为主,首句就以议论入之,诸葛功绩名垂天地流芳千古。第二句是面对“宗臣”遗像肃然起敬,描写自己的心情,不是议论句。
B.三分霸业,已是赫赫功绩了,而对来说,轻若一羽耳;“萧曹”尚不足道,那区区“三分”就更不值挂齿。处处都在抬高诸葛亮。
C.颔联评价诸葛才能功绩,颈联赞美诸葛堪比伊尹、吕尚,使萧何、曹参黯然失色。这一赞美,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。
D.全诗赞颂诸葛亮的英才挺出,惋惜其志不成。作者认为最终导致诸葛亮功业难成的原因是北伐军务繁重,积劳成疾,最终病死五丈原。
「2」有人认为这首诗的尾联“志决身歼军务劳”是全诗的最强音,你同意吗?请从思想情感上加以分析。「5分」
参考答案
「1」D.诸葛亮功业难成与“北伐军务繁重,其积劳成疾,最终病死五丈原”不构成因果关系,上句还说到了蜀汉“气数”已尽的原因「3分」
「2」同意,「1分,只有观点,没有下面的分析不得分」尾联写诗人抱恨汉朝“气数”已终,诸葛亮难以实现自己的复汉大业,终因军务繁忙,积劳成疾而死于征途。「2分,能描述最后两句大意即可得分」尾联既是对诸葛亮的丰功伟业和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高尚品节的赞叹,也是对英雄武侯尽管有这样稀世杰出的才华,恢复汉朝大业的决心,但竟未成功,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哀惋。「2分,能分析概括作者的赞和惋即可得分」所以是全诗的最强音。
二
1.下列对这首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「 」「3分」
A.首句时空共说,笔力雄放,凸显诸葛亮名满寰宇、万世不朽的形象。
酒店年度总结短视频
B.全诗除“遗像”句是咏古迹外,余句皆以为主,情感跌宕起伏。
C.颈联用典,通过与伊吕、萧曹等功臣的比较,来盛赞诸葛亮的才能。
D.尾联抱恨汉朝终因气数已尽而灭亡,长叹武侯军务繁忙,壮志未酬。
2.请简要赏析颔联“三分割据纡筹策,万古云霄一羽毛”。「6分」
参考答案
1.「3分」B「余句以议论为主,而非以抒情为主;情感也没有跌宕起伏」
2.「6分」答题要点:①颔联运用比喻的手法,「1分」②以“羽毛”比喻诸葛亮三分天下的功业。「1分」③尽管诸葛亮成就了三分天下的霸业,但对他来说,不过如羽毛一般轻巧,仍委屈了他的经世之才,没能更好地施展。「2分」④由此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无限敬仰之情,「1分」⑤以及对他不能充分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惋惜之情。「1分」「意思对即可。有其他答法,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」
三
【注释】①肃清高:清高品格令人肃然起敬。②纡,苦心谋划。③伊吕:辅佐商汤的伊尹和辅佐周文王、武王的吕尚「姜子牙」。④萧曹:的得力谋臣萧何、曹参。
14.下列对这前诗的赏析,不恰当的两项是「5分」
食堂志愿者心得体会
学前班教学及工作计划
A.首联写诸葛亮名满寰宇,万世不朽;进人祠堂,瞻望遗像,不由肃然起敬。
B.颔联概括了诸葛亮的才能、功绩,赞扬他如鸾凤高翔,独步云霄。
C.颈联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、吕尚不相上下,但指挥才能不如萧何、曹参。
D. “宗臣”二字,总领金诗。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,浩气炽情动人肺腑。
E.全诗以叙述为主,句句含情,层层深人,荡人胸襟,动尔情怀。
15.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?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。「6分」
参考答案
14. CE「5分」试题分析:C项,“但指挥才能不如萧何、曹参”,诗句的意思是诸葛亮像“萧何、曹参”一样;E项,“全诗以叙述为主”错,应该是“以议论为主”。
15. 「1」赞扬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与丰功伟绩。
「2」对诸葛亮功业未遂深切叹惋。
「3」寄托了自己仕途失意、颠沛流离的悲伤之感。
「4」抒发了诗人烈士暮年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。「6分」
试题分析:注意结合诗中的重点词语“垂宇宙”“失萧曹”“志决身歼”分析情感。
【赏析】
这是《咏怀古迹五首》中的最末一篇。当时诗人瞻仰了武侯祠,衷心敬慕,发而为诗。作品以激情昂扬的笔触,对其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,对其壮志未遂叹惋不已!
“诸葛大名垂宇宙”,上下四方为宇,古往今来曰宙,“垂于宙”,将时间空间共说,给人以“名满寰宇,万世不朽”的具体形象之感。首句如异峰突起,笔力雄放。次句“宗臣遗像肃清高”,进入祠堂,瞻望诸葛遗像,不由肃然起敬,遥想一代宗臣,高风亮节,更添敬慕之情。“宗臣”二字,总领全诗。
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、功绩。从艺术构思讲,它紧承首联的进庙、瞻像,到看了各种文物后,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:“三分割据纡筹策,万古云霄一羽毛。”纡,屈也。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,此好比鸾凤高翔,独步青云,奇功伟业,历代敬仰。然而诗人用词精微,一“纡”字,突出诸葛亮屈处偏隅,经世怀抱百施其一而已,三分功业,亦只雄凤一羽罢了。“万古云霄”句形象有力,议论达情,情托于形,自是议论中高于人之处。
想及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胆略,使人如见其羽扇纶巾,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度。感情所至,诗人不由呼出“伯仲之间见伊吕,指挥若定失萧曹”的赞语。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,吕尚辅佐周文王、武王灭商有功,萧何和曹参,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,汉初的名相,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、吕尚不相上下,而胸有成竹,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、曹参为之黯然失色。这,一则表现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,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。曰:“卧龙没已千载,而有志世道者,皆以三代之佐许之。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,而以萧曹为不足道,此论皆自子美发之。”黄生曰:此论出,“区区以成败持评者,皆可废矣。”可见诗人这一论断的深远影响。
最后,“运移汉祚终难复,志决身歼军务劳。”诗人抱恨汉朝“气数”已终,长叹尽管有武侯这样稀世杰出的人物,下决心恢复汉朝大业,但竟未成功,反而因军务繁忙,积劳成疾而死于征途。这既是对诸葛亮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高尚品节的赞歌,也是对英雄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叹惋。
这首诗,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,故能涤肠荡心,浩气炽情动人肺腑,成为咏古名篇。